迎洪而上的物探“钢铁侠”
作者:
庞阿娟
发布时间:
2021-08-06 18:03
7月20日,郑州单日降雨量、单小时降雨量刷新了历史记录,持续的强降雨天气带来了严重的城市内涝。20日傍晚,倾盆大雨下得人心惶惶,眼看着道路上的雨水越积越多,停车场的车一辆辆被水漫过轮胎,我们心急如焚。这时正从项目返回单位的刘磊同志在得知情况后十分焦急,担心我们仓库里的仪器,担心河南局职工的安危。
面对这种危急情况,刘磊同志在返郑后,冷静沉着的判断了当时单位和天气的实际情况后,他果断的把装满施工仪器的车辆停在了高架桥上,避免了我们的损失。之后,他顾不得回家,拖着疲惫的身躯,趟着快到胸口的洪水马不停蹄的赶到了单位,迅速积极的加入到由赵显志院长组织的自救抢险队伍中,冒着大雨把物探技术院仓库中的电子仪器设备全部转移到了办公楼四楼,为我们减少了损失。21号洪水退后,刘磊同志又连忙购买吹风机,用吹风机对受潮的设备进行烘干。
在此危难时刻,物探技术院接到合作单位中建七局的航海西路金水河桥地区塌方探测抢险救援任务请求,物探技术院没有犹豫,立即成立以刘磊同志为负责人的抢险小分队,奔赴现场。
刘磊同志在接到任务后,没有一句怨言,顾不上回家休息,立即带领队伍开着救援车辆,带着先进的雷达探测设备和瞬变电磁探测设备投入到抢险救援工作中。此时,外边的洪水还没完全退去,好多道路交通还没恢复,道路到处存在着坍塌的安全隐患,接到任务后,以刘磊同志为组长的物探抢险小分队没有退缩,没有犹豫,快速准时的抵达到抢险区域。通过探测,他们及时为救援队指出了塌陷范围,为施工救援提供了依据。之后他又随时关注抢险救灾情况,哪里需要,哪里就是他的战场。
从21号至今,刘磊同志挥汗如雨的身影出现在航海西路金水河桥、安阳市德贤路崇文大道、地铁八号线小南岗站和六号燕庄站、郑密路等多个塌方抢险救灾现场。接连几天刘工几乎没休息,经常凌晨两三点从抢险现场回到办公室,接着通宵处理资料,天一亮又出发了,而且经常忙起来忘记吃饭,更不要提洗澡换衣服了。几天的奔波劳累使他整个人看起来憔悴了不少,曾经炯炯有神的眼睛布满了血丝。
目前,物探院接到郑州市宇中公路质量检测有限公司的桥梁检测项目,共有两百多座桥,时间短,任务重,刘磊同志作为项目负责人又一心扑在了项目上,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希望可以早日完成任务,排除桥梁危害,确保车辆、行人通行安全。但就在这时他的妻子因为生病,导致全身红肿,需要他陪伴在左右,可是他只是上午抽空陪着妻子去医院做了检查,然后就匆匆离去,继续回到项目上埋头苦干。不仅白天忙的不见身影,就连晚上也要在办公室加班处理数据,编写报告,直到凌晨两三点才回家,一大早就又出门了。
在单位偶然看到他时,我问他:“刘工,你不累吗?不想家吗?歇歇吧!”刘工说:“累啊,我比不了你们年轻人能熬夜啊!一熬夜,我第二天脑袋疼啊!孩子有我老婆照顾着,就是挺对不起她的,这次她生病也不能照顾她,等我忙完了就好好陪陪他们,现在是非常时刻,可不能歇息,要顾大局,等度过了这个坎就好了。而且一想到通过我的努力,避免行人或者车掉到坑里,能为家乡灾情贡献一份力量,我就浑身充满了能量,再苦再累也值得!其实,我也没做啥大事,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人家解放军和来支援我们河南的好心人才不容易呢,这是我们的家乡,我们守护它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 虽然刘工今年已经52岁,两鬓斑白,但是哪里需要他还是像钢铁侠一样义无反顾的冲上去,充满正能量,发扬地质人“三光荣”、“四特别”精神,保卫我们的家园。
其实不只是刘工一个人,在这次洪灾中,还有许多许多像刘工一样的钢铁侠们,他们迎洪而上,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为我们撑起了祥和与安宁的天空。相信在大家的守望相助下,郑州很快会恢复正常,经过这次灾难,未来的郑州必将行稳致远,铸就辉煌。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