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地质人:尽全力守护高原生态文明——木里矿区生态修复工程纪实

作者:

陈如

发布时间:

2021-12-01 15:55


 

2021年11月24日发表在“地灾瞭望”平台

 

 

 


题  记


       青海省境内祁连山南麓的木里矿区,位于黄河上游重要支流大通河源头,是祁连山区域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保护意义重大。然而,近年来木里矿区非法采煤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求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扭住不放、一抓到底。
       如今,一场整治和修复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的行动正在深入展开。通过对木里煤矿开展综合整治,因地、因势对各矿井进行差别化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2021年,木里矿区种草复绿工程正积极推进,渣山和采坑边坡重新披上绿装。
       作为“木里矿区生态整治项目标段一”的实施单位之一,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在中煤总局领导下,加入第二项目部,积极参与聚乎更矿区3、4号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任务,以强硬的工作作风,诠释了中煤人“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坚毅品质。

PART 1 缺氧不缺精神


       对于95后小伙曹登宣和张钰朋而言,在4200米的高原干测量是他们想都没想过的事儿。
       2020年9月26日晚8点,刚从洛阳栾川项目工地返回宿舍的曹登宣突然接到了一项新任务:立刻赶往青海木里项目现场开展测量工作。当天晚上11点,来不及思考的曹登宣连夜坐上回郑州的班车,到单位拿上测量设备,27日上午10点又立即飞往青海西宁,在西宁简单修整并买齐脚架、电瓶等工作设备及棉衣棉袜等保暖用品后,再次马不停蹄驱车赶往木里项目现场。从海拔147米到海拔4200米。3天两夜,曹登宣辗转了4个地方。到达木里项目地,看着满目的蓝天白云,曹登宣还是有一种不真实感:这么重大的项目,这就加入了?
       和曹登宣一起搭档测量的张钰朋也是在这种不可思议的忐忑中到达了木里。这个眼窝深邃、皮肤黝黑的98年腼腆小伙,全身上下自带当地人的气质,但依旧没能抗住严重高反所带来的冲击,在到达项目地的当天夜里就发起高烧,连夜被送往海拔稍低的西宁输液治疗。浑浑噩噩中,听着国歌奏响的张钰朋油然而生出一种不甘:好不容易有机会参加国家级的生态修复项目,自己怎么能就这么倒下?国庆节后,恢复健康的张钰朋坚持回到项目现场,他说:“我想再给自己一次机会,高反大家能克服我一定也能!”10月8日,张钰朋在木里第二项目部与曹登宣汇合并正式进驻,与王可可、李佳乐、袁志强、林志源、张亚宁一起开展木里项目一期边坡测量工作。

 


第二项目部测量组曹登宣、李佳乐、张钰朋

       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关切的重大工程任务,木里矿区的综合整治具有深远的政治和社会意义。木里矿区地处中祁连山高海拔地区,主要以高原冰缘地貌类型为主,海拔3800—4200m,为典型的高原高寒缺氧地区,自然条件非常严酷。在高原、高寒、高海拔矿区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将会面对涉及煤炭资源、冻土、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复杂的问题,且几乎没有成功经验和成熟模式可借鉴,因此具有很强的试验意义和挑战性,所有的工作都不得不在探索中前进。


       此次木里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共涉及7个矿井,其中聚乎更3、4号井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由中煤总局作为实施主体,下属广东局、江苏局和中化局共同组建的“木里第二项目部”承担具体任务,三个局分工合作,共派出各类管理、技术人员46名,累计组织劳务工人2000余名、各类机械设备1800余台投入项目攻坚,在青海省政府《木里矿区以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3年)》的指导下,共同开展矿区采坑回填、渣山复绿、边坡治理、植被恢复、环境整治等生态修复工程,治理采坑、渣山范围总面积28.39km2。自2020年8月份起,木里矿区全面关停工矿企业,进入矿区前的多处地方设立了关卡,一方面严格制止木里矿区非法采煤问题再出现,全力修复政治生态;另一方面坚决开展木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力修复自然生态。

 


4号井土石方工程

PART 2 艰苦不怕吃苦
 

       4200米的高原,极端寒冷的恶劣天气以及让人避无可避的高原反应影响着所有人员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在可怕的高原适应期,运气好的可能是轻微的头痛、胸闷或呼吸不畅,再严重一些则会在半梦半醒中被突然憋醒,或者被头晕头痛折磨的整夜无法入睡,反应更剧烈的甚至会唇口发紫、高烧不退。而木里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几乎无法给予大家适应的时间,因此大多数到达这里的技人术员都不得不一边干活一边适应调整。
       作为第二项目部技术经理,王言帅全程参加了木里项目一、二期工程。2020年10月19日,王言帅主动请缨前往木里。得到答复后他即刻准备,20日到达西宁,22日到达木里项目第二项目部接任第三任技术负责。不夸张的说,这是他人生中最激动、也最难熬的两天。时刻紧随的高原反应一点点磨平了他的兴奋,剧烈的眩晕感让他连续两天一刻都无法入眠。然而,这一切还只是开始。紧张的工期和巨大的施工压力根本无法留给他充足的适应的时间,从到达项目部的那刻起,王言帅就不得不逼着自己进入工作状态。作为技术负责,他肩上的担子相对更重,早上七点的晨会、晚上八点的例会,加之例会后的各个分组会议,每一个都少不了他的身影,而会议之外,他还必须紧盯项目施工,做好现场安全、质量、施工的管理调度。

 


中化河南局部分派出人员王珂、曹登宣、王言帅、张钰朋、张珊

       最难的是12月初的攻坚期,在巨大的工期压力下,项目部成立了东坑突击队,制定了24小时作业方案,而王言帅和张光、朱建华等就一起不分白天黑夜的奔波在各个施工点。12月的木里高原,夜里的温度突破-30℃,刺骨的寒风能穿透5、6层棉衣棉服直触肌肤,王言帅他们就这样在夹杂着冰雹的暴雪中四肢僵硬的奔波了十几个日日夜夜,为了按时完成任务,他们每天只睡大概2个小时,甚至有时候连这2个小时都是奢望,在工期压力下,张光3天共睡了4个小时,嘴上更是急的起了一个又一个大泡……

陈坡、王言帅、张光夜间巡视施工进度


吴鹏、周立军等人夜间安全巡查时进行记录

       据项目指挥部成员金钢介绍,木里项目最大的考验就是在巨大的工期压力下个人对环境的“极限”适应能力。在必须克服高原缺氧头痛等人体反应的前提下,一期的边坡整形、修筑便道面对的是冬日高原极寒的恶劣天气;二期的种草覆绿工程要在克服五月烈日、六月飞雪、七月冰雹等多变自然条件的挑战下抢抓种草窗口期。所以,人员的体力、精力和心态是影响项目进度和成效的最大因素之一。
       在项目部,每个技术人员都要从早7点到晚7点在各个图斑区域间工作,每天晚饭后,还要参加质量、技术、进度等交流碰头会,根据项目进度、工期要求,结合施工现场渣山工作面、运输道路、倒土平台等的承载能力和每日工作动态对第二天工作进度进行安排,确保场内一         千多台机械设备、二千余名施工人员调配有序。每期近一百天且每天几乎长达16个小时的工作时长,让每个人都经受着压力和考验。
       这么苦,为什么能坚持下去?
       王言帅说:“我、张光、朱建华以及我们所有的战友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木里项目的政治意义、生态意义我们都很清楚,作为中国共产党员,我们不怕累更不怕苦,能抗压也更能吃苦!”

第二项目部李飞、杨庆祝、金钢、王言帅、毕洪波、宁康超


       在严酷的环境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第二项目部每一个人都学会了苦中作乐、咬牙坚持,更学会了团结一心、齐力向前。2020年9月,项目部成立临时党支部,认真贯彻中煤总局党委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项目党建工作,项目指挥部成员毕洪波任临时党支部书记,组织大家通过开展“党员认领责任田”、“笑容治愈的木里雪莲”等各类党建活动,丰富项目职工业余生活,坚定克难攻坚的信念和决心;通过成立“党员突击队”,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木里雪莲”们:覃韵、向慧、孙晓静、王珊珊、蔡杏兰、龚雨杭


       能吃苦,更懂分担。在面条都难以煮熟的高原寒地,条件何其艰苦?但大家却都在互相体谅、互相帮助,“一条心一盘棋一家人”是项目部全体人员的共识。项目进展过程中,第二项目指挥部副指挥田力总是反复强调:“在这里,没有广东局、江苏局、中化局,只有项目组、突击队、先锋队”。在他的带动下,大家不区分地域、单位,也不看级别、年龄,每个人都既当“先锋”又当“螺丝钉”,开会时会为了哪个方案更优争得面红耳赤,工作时又会争着抢着多干一点、多承担一些。像部队一样的军事化管理,确保了人员听从指挥、纪律严明;像家人一样的相处模式,慰藉了大家的内心,顽强了在困难中坚持前行的意志。正是这样不分彼此、一心向前的奋斗,最终确保了项目各项工作保质保量高效完成。


PART 3 海拔高境界更高


       2021年6月底,经过2个月攻坚克难、拼博奋斗的兵团式作战,木里生态修复工程第二阶段“渣土改良与种草复绿工程”的设计批复覆土复绿任务(除设计变更增加部分)按时保质地完成并通过验收,种草面积共计19785亩,省级验收专家组现场抽检认为,出苗情况达到了设计的要求,长势喜人。7月上旬,项目部主要成员继续留在木里矿区完成调增任务;8月底,木里项目种草复绿工程通过海西州验收;9月15日,又顺利通过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会同海西州木里项目现场指挥部、省自然资源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等有关部门组织的省级检查验收。
       截至当前,木里项目最为艰难的主体工程部分已基本完成,即将转入第三阶段管护提升和监测评估阶段。一阶段的“采坑渣山一体化治理”成果得到了青海省领导的肯定,二阶段针对青藏高原的生态特点制定的技术方案及创新开展的“七步法”种草流程步骤,为科学指导木里矿区开展种草复绿提供了技术支撑,创造了高原高寒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奇迹,这些技术经验将对我国高原生态修复工程产生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木里矿区生态整治项目(标段一)种草复绿各项工程质量优良,现场出苗株数、盖度及株高等关键指标均优于验收标准,取得了预期成效。

       除了技术经验外,“木里精神”也将作为一种优良的作风经验被记录下来。
       2021年7月,木里项目第二项目部总指挥长刘金森以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决胜《木里矿区采坑、渣山一体化治理工程》为主题在项目部讲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他说,时至今日,“两弹一星”精神已经凝结成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贯彻到了木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第二项目部全体人员以强硬的工作作风,突出的工作业绩,接受了高原的锤炼,为木里地区生态修复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三个省局之间顾全大局、通力合作、群策群力、全力以赴地完成三、四号井综合整治任务,将“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精神诠释的淋漓尽致。

第二项目部总指挥长刘金森带领大家上党课、学党史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这是第二项目部人员自己对木里精神的定义和诠释,但大家清楚,作为一种值得被学习、被发扬的宝贵财富,木里精神包含这些却又不仅仅如此。它像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是从党的历史中汲取的开拓前进和不懈奋斗的强大力量!

       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
       如今,曾经被非法开采破坏的满目狼藉的木里矿区已经重新披上绿装焕然一新。在鲜绿的无纺布下,青嫩的小草发出绿芽,清亮的雪水顺着沟渠灌溉滋养着这些崭新的小生命,蓝天白云下,木里矿区终于再次展现出勃勃的生希望。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这样的信念指导下,木里项目培养出来了新一代优秀的中煤地质人,他们像一棵棵默默无名、无私奉献的高原小草一样,尽全力守护着高原生态文明,至此往后,他们将带着这份信念精神,继续为祖国大地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所有的力量!